第177章 不是什么钱都能挣到的
    井头先放在了一边,李建国和陆英明看到焊在一起钢筋,都乐了起来。
    “来来来,好久没有打井了,今天看看咱手艺落下没有。”陆英明从自行车上解下钢筋,竖起来走到挖的坑边。
    李龙放好自行车跟了过来,就看到坑的一角被挖出一小槽子,这槽子很深,里面已经出水了,看着比较浑浊。
    李建国和陆英明两个握着钢筋就直直往那个小坑里杵了下去。钢筋的一头磨尖了,这一下子就下去了半米多。
    开始下得很快,不过再下去五六米的时候,再往下就能听到碰撞石子的声音,这是打到砂石层了。
    “现在大活才开始。”李建国和陆英明两个停下了手头的动作,靠在土坑边上,一人卷了一根莫合烟,边抽边回忆着以前打井的经历:
    “咱这地方水线算是高的了。我记得那年在银行打井,那钻头往下打下去十来米才到砂石层,那砂石层足有七八米厚,钻头都磨的钝了……”
    “城里不一样。咱们这乡下打井就容易和多。”李建国抽了一口烟说道,“找好地方的话,连砂石层都不用过多少就能打通。像那公用井,那出水点多好……”
    “咱可没那本事,有也不在院子里,安心在这里打吧。”
    李龙跳下土炕,有些好奇的抓着钢筋用力提起来,再往下杵了下去。
    下面很硬,杵下去感觉直接碰到了石头,很难深入。
    “不好钻吧?”陆英明笑着说道,“当年我们用的那个大钻还麻烦,那打口井得好长时间,咱这压井容易,今天就能装好出水!”
    看着李建国和陆英明自信的笑容,李龙也就信了。
    梁月梅的陆家大嫂两个人在做饭。外面的灶台上炒着菜,里面的灶蒸米饭。李龙闻得出来,一个韭菜炒鸡蛋已经出锅了,还有一个肉菜应该是红烧肉——前两天拿回来的野猪肉派上了用场。
    吃过中午饭,李建国和陆英明继续打井,李龙则骑着自行车去找材料——他想起来压井要打好,还需要砖头支撑,水泥砂石料,搞个坚固一些的。
    记得上一世李建国家在院子里打压井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,那时打完就用砖头垫着,没用水泥抹上,那砖头是活动的,用不了多久就塌了,所以必须经常加固,比较麻烦。
    李龙骑自行车去县里买了两袋水泥,然后又在公社小河边铲了一袋子粗砂。最好找的是砖头,老马号那里因为先前分队产,一些半截砖头有不少,李龙把水泥这些卸下后就去捡了一些回来。
    等他把砖头凑齐的时候,李建国和陆英明这边已经开始往下下水管了。
    “打好了?到位了?”李龙有些疑惑,“这么快?下面出水了?”
    “嗯,打到砂石下面的水层了。”李建国笑着说,“你是没见,把钢筋拔出来的时候,那水直接就喷出来了,下面水量真大!”
    “味道咋样?”李龙又问。
    “清甜!水好得很!”陆英明笑着说,“这水啊,比那边公用井的水都好,比小海子边上的自流井水也好!”
    “那真好。”李龙由衷的开心,“那我现在和水泥砂子,等会儿就把井座给垒起来。”
    接下来,梁月梅陆大嫂两个和水泥拌沙子,李建国和陆英明将挖出来的坑填起来,只余下那个打下去的管子。
    等坑填实后,他们就开始在管子这里垒井台,李龙则是挖一条从压井这里到院子里面的水沟,以方便多余的水流到菜园子里去。
    井座垒好,上好压井头,接下来就是等了。
    “明天早上就能用了。”李建国说道,“明天还得用水泼一下,免得水泥裂了。”
    “这剩下的水泥砂子咋办?”梁月梅看着还剩下一堆拌好的水泥砂子问,“不能浪费啊。”
    “浪费不了!”陆英明笑着说,“你家不是养猪了嘛,那就直接打两个猪食槽子呗!”
    “打猪食槽子?”李龙脑海里隐隐有了点印象。
    这时候用水泥砂子建东西,因为财力的关系,水泥用的少,砂石用的多,所以东西结实不结实,不好说。
    到后来,生产条件好了,抹水泥槽子都是直接抹,但这个时候是需要用水泥拌上大量的砂石,原地挖个坑,在坑里把槽子给抹好,然后再填土,不需要填实,过一段时间水泥砂石阴干后再把它挖开,看完整情况。
    因为水泥用的少,又没有钢筋加固,所以搞得猪食槽子容易烂,通常三个会烂掉一个。
    “抹的时候,用几根苇子当筋,应该不容易烂。”李龙突然想到了上一世听说的豆腐渣工程,那是用竹竿代替钢筋,建楼自然是不行的。但现在如果用苇子当筋抹猪食槽子,是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    “能行吗?”陆英明有些疑惑。
    “有啥不行的?”李龙笑笑,“就跟拓土块需要用麦尾(yi)子和泥巴一样,那麦尾(yi)子的作用,就是这水泥里的苇子一样。”
    “那就试试!”李建国觉得李龙说的在理,“反正也不费啥。”
    正好现在也没啥事,天黑还要一段时间,几个人就分工,李龙去找合适的苇子,李建国和陆英明担着这粗放的混凝土去居民点外面找合适的地方。
    干芦苇很好找,谁家都能抽两捆出来——因为入冬农闲的时候,抽苇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副业资金来源(具体方法后面会说)。
    李龙找到合适的苇子,提着铁锨去了南边,这时候李建国他们已经掏出了合适的坑,开始把坑打平了。
    要抹出合适的猪食槽,至少土内面是要非常平的,李建国他们就用铁锨把土面拍得平平整整的。
    李龙量着坑,开始用铁锨将芦苇剁成长短相应的一截截,在李建国他们抹水泥砂石的时候,把芦苇给架上去。
    两个猪食槽抹好后,太阳已经落山,又晾了一会儿,感觉水泥已经开始凝固,他们才慢慢往里面加土,尽量保持着不让土给水泥面造成大的影响。
    这一切做完,天已经黑了,李家这边梁月梅烧了汤,两家人说说笑笑加餐了夜宵,直到很晚才散去。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李龙就过去看压井的井座,水泥摸着已经硬了,但还没干。
    一家人没敢用,李龙又去看了看居民点南面的猪食槽那里情况,没人过来动,不过肯定应该也没好。
    一直到中午,李龙看表面的水泥已经干了,便试着在压井头里放了一些引水,然后压了起来。很快,压力传来,使劲压几下,一股子水就从压井嘴里流了出来。一开始水还有点浑浊,很快就变清了,水量的确很大,压两下就一大股子水,李龙就着压井嘴接着一捧喝了一口,真的很清甜,很凉爽!
    好了,这一项大工程算是完成了。
    想来用不了两天,全居民点的人应该都会知道李家打了压井,附近的人家应该也会到这里来挑水吃,毕竟这水多干净!
    吃过中午饭,李龙用麻袋将小口径步枪卷起来捆在大梁上,蹬上自行车,往村外骑去,他得进山了。
    一路骑行来到县城,李龙先是去了大院子。厢房里的贝母有一部分已经晾干了,李龙把这些贝母收了起来。他过来看主要是担心这些晾着的贝母会坏掉。毕竟贝母比较多,晾起来他也比较粗放,真要坏掉了,那也没办法。
    还好,贝母质量不错,房子里温度湿度也还行,这几天天气也给面子,没出啥问题。
    从大院离开的时候,李龙又多带了一些子弹,说不定能打着些猎物了。
    李龙先去了小白杨沟。看到李龙到了,谢运东他们挺开心,聊了一会儿,李龙检查了这两天新编的抬把子,看着质量都不错,他很满意。
    “那些人再没来。”谢运东说道,“咱现在抬把子已经编了二百多了,最多十天,就能收工了。”
    “那就让大家加把劲,我看这段时间大家的头发胡子都长了,衣服也脏得不成样子了,是时候该回去了。”
    “也是,虽然干活挣钱,但一段时间不回家,还是怪想的。”谢运东笑着说道,“那我给大家说说。”
    李龙看太阳已经落到了山顶,便蹬着自行车往自己的木屋而去。
    一路上没有看到猎物,倒是听到远方山里几声狼嚎。
    回到木屋,李龙看天还没黑,在外面点起简易灶,随便搞了点吃的,吃完便灭了火,回屋睡了。
    第二天早上起来太阳已经升了起来,李龙这回慢悠悠的出门洗漱,然后熬粥做饭。
    吃过后,他原本打算收拾好然后去小白杨沟,正收拾着,就看到沟口那边有人背着个袋子往这边走过来。
    李龙一下子警惕起来,转身就去屋里将小口径拿了过来。
    看到李龙拿枪,那个人也紧张起来,他立刻高声喊着:
    “我是林业队那边介绍过来的,说你这边收贝母……我就是挖贝母的……伱别紧张,别开枪!”
    一听对方是挖贝母的,李龙松了口气,高声喊道:
    “那你过来吧,你拿多少贝母?”
    “八公斤多,就这两天挖的。”那个人慢慢往这边走,边走边说,“我不是一个人,别人还等着我拿钱回去……”
    “为什么不下山到县里卖给收购站?”李龙发出疑问,自己收的价格可比收购站低不少。
    “我们……是从内地来的,没户口,去了怕被抓起来分到兵团去干活,听说抓到要么到沙漠里去干活,要么就遣送回去,我们不想回去,想先挣些钱,再找份工作……”
    好吧,李龙觉得这种传闻有点过时。
    他等那人过来后说道:
    “现在没有遣返一说了。各地都缺人,兵团其实进入后算是职工,以后老了是有退休金的。不过现在小农经济,做点小买卖也不抓了,你们……听的这消息是十几年前的吧。”
    “但是不敢。”那人走近后李龙发现看不出具体年纪,说二十三十四十都有可能,胡子一大把,头发乱乱的,衣服上很多补丁,布鞋也破了口子,就连口袋也是布口袋。
    “把贝母倒地上我看看,你们称过没有,多重?”李龙问道。
    虽然对方说的很清楚,但李龙基本的警惕心还是有的。
    “称过,八公斤高高的。”那个人说道,“其实我们还有,但那几个人说……还是先卖一次再说。”
    说着他就把贝母倒在了李龙木屋前的木地板上。
    贝母很干净,大小都有,但没有脏叶子、没有泥巴,应该是挑捡过的。
    “这贝母不错,我的收价你们应该也打听过吧?”
    “打听过。其实我们是让林业队的没收过一次,他们人撤了,我们换地方重新挖的。”那人也老实,说道,“一公斤三块……”
    “这贝母,三块我收了。”李龙看得出来,这贝母挖出来后有一段时间了,应该是每天都晾晒,所以半干,而且没有烂的、发霉的。
    保存的不错。
    “给你二十五块钱。”李龙掏钱,数出两张大团结,和一张五元的递了过去,“如果后面还有,那就早晚过来找我。”
    “行行行。”那人接过钱,虽然只有三张,却还是仔细数了数,然后有些激动的给李龙鞠了躬,转身飞快的提着袋子离开了。
    李龙看着这人的背影,有些感慨。
    在这个时代不少内地人眼里,这里能吃饱饭,有工作机会,但过来后发现,除非有机遇,否则的话最基本的还是在地里刨食。
    这些人不想当农民,那么就会想各种办法。大多数还是做小买卖,还有就是打工。后续会有许多走街串巷收破烂、收酒瓶子,或者拿着一包工具去建筑工地上打工。再后来就是拾、打长工等等。
    真正想来兵团移民的虽然有许多,但后悔的也不少。
    李龙一边感叹,一边把这些贝母收拾起来装进麻袋,放进小房间,打算等离开的时候再带走。
    林业队的人虽然离开了,但这些散兵游勇反倒给了李龙一个很好的挣钱机会。
    有钱,谁不想赚呢?
    (本章完)